佛教印象
来源: | 作者:it-442 | 发布时间: 2022-02-09 | 83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所谓佛教,即佛佗的教法。

  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,是一位教导人天众生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。

  他所教导的修行方法就是佛法,其主要目标就是断除烦恼。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,其大弟子们对他所教导的经典进行了结集,形成了巴利三藏,为保障佛法能原封不变的传承,巴利三藏采用了佛佗传法时所用的巴利语(也叫马嘎迪语)。经后世弟子一代代的原文背诵,口口相传,才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。

  佛教讲的灭苦方法为四圣谛:苦、集、灭、道。

  苦圣谛包括了身心的痛苦。佛佗讲生,老,病,死,怨憎会,爱别离,求不得都是苦。虽然人生经常感到喜悦、快乐,但这些快乐都是无常的,不能永恒的。所以我们不能执着于一时的幸福和安乐。

  集圣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。我们每个人的身心都缘自过去的无名,爱,取,行和业。当我们修行到可以亲自观照名法和色法时,自己也能去观察生命的因果轮回现象,这种体证被称为修行缘起法。亲自见证了因果缘起的实像后,人就不会再有某些迷信的错见。比如:人死了就一了百了,善没有善报,恶没有恶报,有个造物主等等。

  灭圣谛是指苦的熄灭,透过观察世界的真相以及不断的净化内心,不断提升智慧以后,可能将集圣谛里的无名,爱,取,连根拔除,从而达到永恒的灭苦得乐!

  道圣谛是指八正道。这是灭苦的方法,也可以说是幸福生活的典范。这八正道就是正见,正思维,正语,正业,正命,正精进,正念,正定。可归纳为戒,定,慧三学。

  戒学(道德):正语,正业,正命

  定学(禅定):正精进,正念,正定

  慧学(观智):正见,正思维